以文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医院全面工作进步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文化建设工作纪实
医院文化建设的好坏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实现医院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竹县人民医院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开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有效形成了家有凝聚、人有所长、科有特色、院有优势的良好格局,强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医院一贯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以医院文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动各项管理工作进步,特别是现界领导班子成立以来,对医院的文化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摸底、调研,通盘思考,整体设计,绘制出具有竹医特色的“人文竹医、法治竹医、科技竹医、智慧竹医”等四个竹医建设长远规划,到2022年将医院建成人文氛围浓厚、学科优势明显、专科特色荟萃、治理结构合理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专门将医院文化工作放在首位来抓,并成立了以院长、书记为组长的医院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医院文化建设管理办公室,先后出台了《大竹县人民医院人文竹医建设中长期规化及实施方案》、《大竹县人民医院“家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科室成立有科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文化建设管理小组,全院形成了党政工团科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医院文化建设内涵体系完善
结合医院的历史及文化背景,确定了以价值观为核心,包括竹医精神、竹医哲学、院歌、院徽、院旗、目标、愿景、院训、宗旨、信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为内容的医院文化建设内涵体系。总结归纳出:“爱院、求实、创新、奉献”的竹医精神;“争创一流,服务人民”的竹医目标;“努力打造患者信赖、社会满意、同行尊重、员工幸福的川东名院”竹医愿景;“厚德重责,至善至精”的竹医院训;“敬畏生命,全心全意为就医者服务”的竹医宗旨;制定了职工守则,拍摄出极具医院文化特色的电视宣传片,并提出 “创建学习型医院,科技兴院,创建国家三级医院”的发展战略。强化医院精神,引导全体员工树立 “爱院如家”和“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
三、取得的具体成绩
1、增强了物质文化。一是医院正在加紧修建急救外科住院医技综合大楼,整体规划医院,改善患者住院条件,拓展发展空间,布局规范合理。二是注重院区内绿化美化,要求各窗口、诊室、护士站、办公场所、公共区域主动培育绿色值物,打造绿色医院,缓解患者及医务人员精神压力。三是聘请有专业的保洁公司,全方位净化美化环境,做到了环境干净、整洁,病房温馨、舒适、亮丽。四是引进了正规的有资质的护工管理公司,规范了护工的管理,并不定期进行统一培训,提高护工工作技能及服务态度,专门为行动不变、缺少子女关爱、照顾或“三无”病人提供人性化、标准化、贴心的生活护理及内心关怀服务。五是医院的医疗设备高端,上档次,辅助检查精准,维护保养常态化,充分满足了患者的诊疗需求。六是医疗技术不断提升,随着医院“科技竹医”建设不断深入,全院的专科学科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医疗技术得到有效提高,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了安全保障。七是健康宣教形式多样,通过病房宣教、医院宣传、社区义诊、对口支援、下乡支农、乡卫生院帮扶等方式,大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普及健康知识,让健康知识家家知晓,人人获益。
2、强化了行为文化。近年来,医疗行为不断规范,科教研及学科发展不断增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形式多样,人际情感逐步深厚。医院成立有专门的医务科、质控办、科教科专抓医疗、护理质量管控,科教研及学科建设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管理,收到明显效果。通过不定期深入临床大力抓医疗质量建设,管控医疗行为,对于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指出、纠正,并现场予以质量扣分,限时改进,每季出刊质量季报,全院通报质量问题,有效纠正了医疗、病历等质量偏差,进一步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使得医疗差错事件较往年大幅减少。科教研及学科建设成果明显,今年我院儿科被确定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外科正式挂牌成为省级重点专科。2015年医院完成新技术、新项目44项,其中县医院及三级医院关键技术29项,达到市级先进技术水平的20项,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奖19项。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研究》科研课题获“四川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产科《平卧位与俯卧位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影响的对照研究》、神经外科《微创穿刺技术在神经外科极危重症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分获达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竹医一号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等四个科研项目分获县科技一、二、三等奖。全年派出参加国内外省市各级学术会议、学习班、培训班共计400余人次;组织省市县院内级学术会40次。全年发表学术论文93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获国家实用性专利1项。安排援藏、县域对口支援卫生院15人次。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核心”,提升员工素质,增进病人健康。出台了《大竹县人民医院“家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在关爱员工上,坚持从衣、食、住、行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人文关怀,营造员工融洽、科室团结,科间和谐,医院向上的良性局面,形成了人人为医院建设多出力,科科发展学科比成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院工会联合共青团、妇委会及各相关职能科室开展了送温暖、夏日送清凉慰问、关爱离退休老职工、县女职工环湖健身跑、“竹医好声音”——让我们飞得更高院歌大赛等活动。组建了医院老协、棋协、球协、歌舞协会等,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邀请新入职员工开展就医体验活动,从患者门诊就诊到住院出院,实行全程追踪各环节流程及服务质量,以此来查找患者眼中真实的不合理流程及需要改善的服务质量问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能力。医院先后还开展了第四届“最美竹医人”微博大赛、医院微电影征集、我为服务献一计活动,团县委、县竹中、看守所联合组织的单身交友活动,庆“三八”,“5.4”、“5.12”、新入职员工户外拓展训练,“六一”关爱留守儿童健康,“6.26”医师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院感防控技能操作赛、医护质量与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文化内涵,陶冶职工情操。增强了人际关系,体现了人文关怀,以员工为核心,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大年初一、职工生日、职工生病住院、职工亲属逝世、重大节日开展员工慰问等。出台了《大竹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形象标准》,促使全员从个人形象、语言、行为上规范自己,振奋精神,语言文明,举止得体,自觉维护医院声誉。
3、健全了制度文化。全院先后出台了竹人医【2014】104号《大竹县人民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大竹县人民医院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等方案、办法、制度、规划、规范、准则等若干文件,健全了制度,规范了行为,强化了人文管理,注重了管理者的重要性,确立职工主人翁地位,搞好管理制度创新,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依法行医、依法治院。
4、提高了精神文化。重组了院内宣传员队伍,医院每月出刊院报一期,每季或根据需要不定时出版文化长廊、展架和墙报,利用院报、报刊杂志、新闻媒体、LED、网站、微信、义诊、对口支援等方式全面宣传医院。开展了心理护理理论与实践系统理论培训;建立了全院工作人员形象资料档案库,拟定了《工作人员服务形象标准及服务规范》,着力塑造医院精神文化;先后开展了中国梦,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庸懒散浮拖,讲规矩、守纪律、树形象,上党课,“三优三评”,“两学一做”,“百姓问廉”,中心组学习、学术、讲座、会议、科室学习等思想政治教育,凝聚人心,树立理想,丰富全员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员思想觉悟,帮助大家坚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防线,保持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情操,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在医院的大舞台上展现人生的价值。教育全员要热爱岗位、热情工作、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服务患者、快乐自己、建设医院为根本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经过全员的不懈努力,2015年医院的各项医疗指标全面上升,大幅增涨,全年诊疗门诊471708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1146人次,开展手术15144台次,药占比25.9%,业务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2.0%。近几年医院还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院长、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获得者单位、全国“2015年改善服务创新医院”荣誉称号、全国院务公开示范医院、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医院”、中国医药会计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系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医院进入该学会,省级文明单位、省十佳县级医院、省级卫生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省“讲文明树新风”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式单位、四川省县级医院管理优秀奖、省市县卫生工作先进集体、“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市优秀红十字团体”、泌尿普外二科荣获“四川省模范职工小家”,麻醉科荣获“达州市工人先锋号”,“多功能可控气囊肛管”获国家实用型专利权,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单位”,县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科技工作先进集体”,朱盛获得达州市先进工作者,刘志国、黄祖飞获得四川省规范化培训医师技能操作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谢植宇等5人获得县卫生系统知识技能大比武团体一等奖、两个单项奖和一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几年来,医院通过抓文化建设,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完全融入到以院为家的自觉行动上来,全院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服务意识得到大幅提升,职工的敬业奉献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执行力进一步增强。关爱病人,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日益浓厚,医院确定的建成人文氛围浓厚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已成为全体干部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